【地评线】飞天网评:鼓足三股劲,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地评线】飞天网评:鼓足三股劲,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21-08-30 14: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到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中国设立的5大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书写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迈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更有水平,更要赓续特区精神,鼓足“闯创干”三股劲,书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

  鼓足“闯”劲。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没有任何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全靠特区人民“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试探、一步一步闯出来的。有问题不可怕,可怕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失去了斗志和精神。正是依靠特区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胆探索”的胆识与勇气,才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今天,在推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中,同样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无论是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还是乡村振兴的全面启动,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有一往无前的闯劲,要敢打善拼,敢啃硬骨头,敢于涉深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拿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闯劲。

  鼓足“创”劲。中国经济特区4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既有大无畏的闯劲,也有开拓创新的“创”劲。从启动全国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到全国首次将“技术入股”写进地方法规,从推行“三证合一”改革到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展现了特区人民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积累起来的创新经验,才推动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走寻常路,才能走出创新发展路,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才能开创发展新局面。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面对困难与挑战,越是要用好改革关键招。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在奋进中继承事业,在创新中光大事业。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基层治理,无论是机制体制改革,还是推动共同富裕等,都需要我们敢于破题破局,敢于创新实践。

  鼓足“干”劲。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从“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到“三天一制度”的新效率,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特区人民用实干奋斗书写了精彩答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保持这种实干苦干精神,更要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还是在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中,或者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都需要我们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用奋斗与实干交出一份新时代的赶考答卷。(李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友情链接